因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傢把《紅與黑》看完瞭,看完之後內心久不能平靜,遂一通知乎豆瓣想看一下大傢對這本書的評價,但實在沒能看到可以完全反映自己內心想法的觀點,所以想自己寫一篇。

關於這本書的現實意義和司湯達所開文章創作之先河,我就不再多說瞭,主要是想談一談書中主人公的兩段愛情和他們各自的內心渴求。

我讀完之後的感覺,除瞭瑞納夫人,她全心全意、柔情似水、甚至初期帶著些軟弱的愛著於連,於連和瑪蒂爾特都是更愛自己的人,於連和瑪蒂爾特在追求與性格方面,有高度的相似之處,下面我們詳細來分析。

由於篇幅較長,因此我會對每個人物分開來寫,本篇先來分析主人公於連。

於連雖然最後死瞭,但我認為在法國的十九世紀,這是他最好的歸宿。對於於連這樣出身低微,厄於窮困,卻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學過人,敢混跡於闊佬們所號稱的上流社會,還儀表堂堂的年輕人,註定要為傳統上層有產階級所不容。當然,如果隻是為貴族們工作,那麼他的才幹受到瞭眾人的肯定,但要成為他們的一員?不好意思,不可能。拉穆爾小姐是個例外,但連司湯達都在書中專辟一頁紙來說明,由此可見於連最安穩的命運,便是忠心耿耿跟著拉穆爾侯爵,有朝一日成為一富庶教區的主教。但正是於連的理想主義和野心勃勃的個人追求,還有他的性格,使他沒有按部就班,最終斷送瞭自己的性命。

現在說回他的兩段愛情,在維利葉與瑞納夫人相愛時,於連還是一個17歲的少年,30歲的瑞納夫人是他的初戀,於連追求瑞納夫人的初衷是為瞭彰顯自己的“勇敢”和滿足虛榮心,但是隨著兩人關系深入,瑞納夫人溫柔的愛與掛念使於連開始愛上她。其實瑞納夫人對於連的愛,多多少少還是帶有些母愛的成分,那種無私的愛是於連17年生命中不曾感受過的,伴隨於連長大的是父親的冷嘲熱諷和哥哥們的欺負,由此可見瑞納夫人在於連心中的重要性,是一種莫大的安全感,就像孩子知道母親永遠不會棄自己而去,永遠會無私的愛著與孩子有關的一切一樣,這在文章的後半篇也有體現:於連在獄中時,時常會想起瑞納夫人,知道自己就算露出怯懦的想法瑞納夫人也會一如既往愛他,他甚至篤定瑞納夫人會悉心撫養他和其他女人的孩子,而不是去相信孩子真正的母親,因此他要求瑞納夫人一定要在他死後活下去,因為除瞭對於瑞納夫人的內疚和愛惜外,於連更需要她來撫養他和瑪蒂爾特的孩子,這是真正愛對方的表現嗎?這是男人對他心愛的女子所能提出的要求嗎?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曾經寫過:愛首先是給而不是得。由此可見於連對於瑞納夫人的愛,是一種帶有母愛成分的依戀和信任,而不是真正的男女之間的愛情。

到巴黎後,19歲的於連遇到瞭高傲、思想獨立又有主見的同齡貴族小姐瑪蒂爾特。起初,出於對自己出身的敏感和自尊,於連對瑪蒂爾特不理不睬,甚至討厭這位貴族小姐的驕矜,但這也引起瞭瑪蒂爾特的註意,兩人時常在花園散步交流彼此的觀點,隨著兩人交流的加深,於連開始打心底裡認為瑪蒂爾特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貴族小姐,在最後甚至給出瞭“一種具有遠大抱負的堅毅性格,自能支配凡夫俗子的粗鄙頭腦”這高度評價。書中大量描寫瞭於連愛而不得的痛苦,這痛苦與之前不同,無關自尊,甚至使他不再考慮自己的前途和雄心抱負,使他感到自卑,他認為之前嗤之以鼻的貴族少年都變得比他更配的上瑪蒂爾特,若不是碰到遊歷的沙俄貴族指點迷津,他還不知道要在這相思苦中沉浸多久。兩人的這場愛情博弈,到最後於連都無法把握自己會永久擁有瑪蒂爾特的愛,由於過於瞭解瑪蒂爾特的性格,他甚至明白在自己死後不久瑪蒂爾特就會擁有全新的生活,等她老瞭以後,會以年輕時這段風流韻事為恥。且不說這點於連想錯瞭(這個我會在分析瑪蒂爾特的時候寫到),為瞭擁有瑪蒂爾特的愛,他必須要在她面前保持一個理想主義憤青的形象,一個勇敢、不怕死、理想崇高、思想偉大的形象,在獄中這表現得淋漓盡致,也解釋瞭於連為什麼最後會疲於見到瑪蒂爾特,一個將死之人,還要天天偽裝,掩飾自己的怯懦,這是多麼折磨。但這絲毫不影響於連在獄中為瑪蒂爾特規劃以後的出路:勸她嫁給匡澤諾,有一個名利雙收的圓滿生活,孩子的問題,輿論的問題……這與在獄中他對瑞納夫人的交代完全不同,我認為這才是一個將死之人在面對心愛女子時的表現。但司湯達在此處多瞭一個於連的心理描寫,那就是於連希望瑪蒂爾特能把他們的孩子交給瑞納夫人撫養,因為他認為瑪蒂爾特在有新的生活後會忘瞭他,對他的孩子不好,而瑞納夫人不會,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描寫,於連不信任瑪蒂爾特對他的愛,愛中缺少瞭信任,又怎麼能稱為真正的愛。

由此可見於連對於瑪蒂爾特,相較於瑞納夫人,要更像真正的男女之愛,但這愛中摻雜瞭不少痛苦的成分和人性本身的弱點。

其實整本書貫穿的,也都是於連對自己名譽和尊嚴的愛惜,對於自身理想主義的陶醉,對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沾沾自喜。而愛情於他,皆在這些之後,雖然看似於連最終死於愛情,實際上他最終死於自己的理想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