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7d9ee1dde73cd4a363b84b0df1592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的企業堅持不上市、不貸款、不接受任何投資,他被稱為調料界的“老幹爹”,在人們心中和老幹媽平起平坐。說到這裡,你知道他是誰瞭嗎?
他就是王守義,王守義十三香雖然傢喻戶曉,但是卻鮮有人知道它的發傢史,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淵源。
1、十三香創始人並非王守義
眾所周知,王守義十三香配方裡含有20多種香辛料,但實際上十三香的創始人並不是王守義本人,現在的配方是王守義老先生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改良得來的。
十三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相傳北宋一名官員,精通醫術又擅長烹飪,辭官以後,在北宋都城東京開瞭一間專做草藥和香料的藥鋪,名為興隆堂。
ea5b7ebda8c6503383a04b82d09384dd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元1101年前後,興隆堂結合瞭各種香草和藥材的藥性口味,發明瞭一款秘制的復合型調料,在京城大為盛行,後被收入宮內供皇室享用,也就是如今十三香的前身。興隆堂就這樣一代代傳瞭下來,王守義便是興隆堂的傳人,而興隆堂的調料秘方就在王守義手中。
2、從小作坊到集團
20世紀50年代,王守義根據秘方中各種中藥材香料的特點、藥性,將配料分為主香、輔香、導香、定香幾種香型,挑選混合多種香辛料,創造出瞭新的配方。至此,王守義十三香基本成熟。相較於其他小販,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王守義很快在傢中建起瞭小作坊,生產紙包的十三香,憑著重承諾、手藝好、貨量穩定,打下瞭當時河南地區調味品的良好口碑。
1969年,在那個中國內部的特殊時期,王守義成瞭資本主義,因被針對,他不得不放棄調料品的加工出售。直到改革開放初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經商,在兒子的鼓勵下,王守義申領瞭營業執照,重新租攤位加工銷售十三香。由於采取薄利多銷的經營方式,十三香的品牌在百姓中越傳越開。
圖片來源於網絡
1984年,王銀良拿著100元資金與父親兄弟一起成立瞭十三香調味品廠。一年後,為瞭滿足突增的銷量需求,由手寫的“十三香”字體、黃色的撲克牌式紙盒以及最重要的防偽標志——創始人王守義本人頭像,多種經典元素組合而成的外包裝設計誕生。自此,王守義十三香紅遍大江南北。
2003年王守義去世的時候,給孩子們留下遺言:不準上市,不能玩資本運作,不能多元化發展,不能做房地產,要安安心心做實業,不賺快錢。之後公司交由三個兒子王鐵良、王銅良、王銀良打理。作為二代,王銀良幾乎完全繼承瞭父親的理念,不考慮公司上市,專心做調味品生意,不涉及多元化經營。
6b199f4de432b8403f7734d2d0a57c9c圖片來源於網絡
2009年,王守義的孫子王太白不聽從爺爺的遺言,他在英國留學的時候,選擇投資房地產項目。巧的是,這個時候金融危機爆發瞭,房價大跌,他的發財夢也隨之化為瞭泡影。然後他決定回國發展自己傢的祖業,可他回國後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讓十三香上市,最後在傢人的極力勸說下,王太白才放棄瞭上市的計劃。
後來他又想要在全國范圍內開500傢豆撈店,以餐飲和調味品雙重結合的形式,實現互動增長。但想象是美好的,沒等長時間實施,開張之後的兩個月裡,客人寥寥無幾,隻能草草關門,開店計劃也不瞭瞭之。
3、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便是神
跨界失敗的王守義十三香將重心轉回調味品時,卻發現自己已經被各種各樣的山寨產品包圍瞭,為瞭打擊這些假冒偽劣產品,王守義集團前前後後總共花費瞭2000多萬,還把包含十三香在內的十一香到十八香的商標全部註冊瞭。
圖片來源於網絡
吸取這次教訓後,王守義集團開始埋頭幹實業,踏踏實實掙錢。在產品質量上,王守義集團始終堅持:不合格的原料不得入場,不合格的產品不能流入市場。
王守義集團靠著三元左右的單價,實現瞭連續五年的銷售額增長,即使是在疫情的沖擊下,十三香依然能保持20多億的營收收入。在iphone13發佈後,更是憑借著“十二不如十三香”的微博熱搜打開瞭更大的市場。
王守義十三香憑借著誠信經營的理念和始終如一的品質成為瞭調味品企業的領頭羊,在現如今的市場上,專註本身、腳踏實地、不急不停,值得很多的企業學習!
喜歡就關註我們吧!一起探索更多品牌故事!
本文為知識分享,如有侵權請留言
本期大佬說品牌就結束啦!
在品牌的路上大佬說品牌一直都在!
我們下次再見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