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are all astronauts.

Do not fight forces,use them.

Do the most with the least.

Think global, act local.

Architecture, out of laboratory.

Architecture, out of laboratory.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 富勒(1895-1983),美國富有遠見的發明傢,同時也是一位沒有執照的建築師。他留傳在世的建築作品很少,但關於建築、人類、地球、宇宙的思想超越時代、影響深遠。他發明或著發展的Dymaxion思想、短線程穹頂、張拉整體概念、索穹頂至今仍是結構工程研究的前沿。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富勒 (1895-1983)富勒和他的發明


Dymaxion思想

富勒崇尚科學技術,他對自己的描述是:“一個徹底的,未來思想、科學設計的探險者。” 21歲時,富勒加入美國海軍、海軍士兵學校學習。對海洋、艦艇、技術的熱愛促成瞭他最主要的思想Dymaxion,“用少的材料創造最多”的終極理想(像在海洋中的艦艇一樣質輕、高效)。

Dymaxion是由Dynamic,Maximum,ion派生而來,意思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以最少的材料提供最大的創造力。

富勒讀瞭勒·柯佈西耶的《邁向新建築》(Vers une architecture, 1923)後深受啟發,將Dymaxion思想與建築設計融合,畫出瞭一系列稚嫩的草圖。這種建築集燈塔、電力塔、飛艇塔和高桅帆船桅樓的特點於一身。

富勒設計的塔(1928年) Copyright: Kyle Vanhemert為富勒繪制的插畫

1929年,富勒設計瞭相對成熟的Dymaxion房屋模型。六邊形的樓板,通過張拉索懸掛在中央動力支承柱上。包圍房屋主體是張力更大的張拉索網格,網格表面覆蓋絕緣的雙層透明材料。浴室、廚房、通訊設備所需能量都將通過標準插口由中央動力柱接入。[拉力與壓力分離也是張拉整體結構思想的萌芽]

Dymaxion房屋模型,1929年Dymaxion汽車,1934年 Copyright: Corbis

在1927年左右,富勒發明瞭以矢量平衡體為基礎的綜合能量幾何學(Energetic Synergetic Geometry)。他研究正八面體和正二十面體幾何,開發瞭一種對球面三角測量和投影制圖的新策略,也被人稱為Dymaxion地圖,方法是把球面地勢轉換成一系列平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幾何。

富勒與Dymaxion地圖(1945年) Copyright: Kyle Vanhemert為富勒繪制的插畫

“通過有效地控制瞭投影繪制時產生的扭曲,使地圖上陸地的大小能夠與現實保持較為準確的比例。因為這些幾何元素可以重新排列,我們也就能用無數種不同方式“剝開”地球。” [Dymaxion地圖是短程線穹頂的萌芽]


富勒理論中最清楚易懂、受人歡迎的部分是在1969年出版的《地球號太空船操作手冊》(Operating Manual for Spaceship Earth)。書中富勒將地球比喻是一艘太空船行駛在宇宙中、資源有限,人類是地球太空船的宇航員,必須停止過度使用資源,正確運行地球才能幸免於難。

無論當時還是現在,都有人說富勒是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理論方面的先驅者。富勒畢生都在討論人類的未來、地球環境與宇宙的秩序。他想“改變建築(architecture)的名稱,改稱為環境設計(environmentaldesigning),就是想以這種思想來定義環境與宇宙。”


短線程穹頂

富勒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建築師,他將Dymaxion地圖想法和能量幾何學結合,發明瞭短程線穹頂。短程線(Geodesic Line)是連接曲面上兩點、線長度最短的線條。“可以將二十面體描繪成由31個大圓交錯排列形成的球面三角形網絡,而二十面體可以分解為八面體並進而分解為四面體。富勒由此找到瞭三角形與球體之間的聯系,並意識到可以用這一方法做成一個半球形結構或圓屋頂,球體上的三角形表面是四面體露在外的一面,這些四面體均指向球心並且牢固不可分離。”

正二十面和正十二面球體的設計專利 Copyright: cinventors.about.com

上圖左下方的分別是正二十面(三角形)和正十二面(五邊形)構成球體的基本單元。他認為“自然界存在著能以最少結構提供最大強度的向量系統,如有機物或金屬中由四面體晶格,基本單元四角錐體與八面體聚合後便成為最經濟的覆蓋空間的結構”。

1949年,富勒將這一完美的幾何體應用於建築設計領域,制作瞭直徑4米的短程線穹頂,並成功進行瞭載荷試驗。新的穹頂結構形式十分輕便、牢固。之後在希爾頓飯店音樂廳(1959年,直徑44m鋁制凱澤kaiser穹頂)、聖路易斯的生物化學館(1960年)、北極圈雷達站穹頂相繼成功應用。

北極圈的雷達站穹頂北極圈雷達站的建造過程

1967年蒙特利爾國際博覽會上,富勒和Shoji Sadao設計瞭一座直徑為76m的3/4球形建築—美國館,外表面覆蓋著透明的亞克力板。這座展館成為美國先進科技的象征,引得世人矚目。

富勒和蒙特利爾世博會美國館(1967年)球頂內部0afa48c139f62da6f1b219702212e9261976年,球頂在改造過程中遭受火災,外裝飾被燒毀,外露的結構清晰。 Copyright: wikipedia.org富勒設計建造瞭3座Fly's EyeDome(1965) Copyright:waaaat.welovead.com

有趣的是,1985年H.W. Kroto和R.E.Smalley發現瞭繼金剛石和石墨之後碳元素的第三種晶體形態–碳原子簇結構分子C60,並猜想它具有類似球形的結構,便命名為“富勒烯”(Fullerenes)。後來證明,C60的分子結構的確為球形32面體,碳原子以20個六元環和12個五元環連接而成,具有極強的分子穩定性。

富勒烯 Copyright:wikipedia.org

【註】實際上,富勒並不是第一個建造網格球頂的人——早在1923年,德國工程師Walther Bauersfeld就為蔡司公司在德國修建瞭一座同樣結構的天文館。


張拉整體結構

“Small islands of compression in a sea of tension” (壓桿的孤島存在於拉桿的海洋之中)。富勒比喻宇宙中的天體就像是漂浮在張力的海洋之中、受壓的孤島,萬有引力是一個平衡的張力網,而各個星球是這個網中相互獨立的受壓體,大自然符合“間斷壓連續拉”的規律。富勒創造瞭一個新詞“tensegrity”(張拉整體)來描述這種平衡,由“tensional”和“integrity”兩個詞的縮寫組合而成。張拉整體結構是一種穩定的自平衡結構體系。

張拉整體結構的最早的記錄可追溯到1921年,當時雕刻傢K.約翰遜在莫斯科的建築模型展覽會上展出瞭一個平衡結構,它由三根桿和七根索組成,並由第八根非應力索控制。三桿八索的模型並不具有剛度,任一根索的收縮都會使模型產生機構性位移。這個模型與後來經典的三桿九索自平衡體已經非常接近。

K.約翰遜 三桿八索模型張拉整體b40c292fbceb5db3960690ca47d7cc47三桿九索的張拉整體結構

二十世紀50年代,K.斯內爾遜的極具藝術性的雕塑給瞭人們靈感。之後富勒、P.G.Emmerich、瓦爾耐O.Vilnay、莫特羅R.Motro、漢納A.Hanaor等基於數學和圖形理論研究,創造瞭多種張拉整體結構體系。

K.斯內爾遜設計建造的針塔needle tower,30米高富勒 基於短程線穹頂構造的20面體張拉結構(Icosahedron)

2001年,日本川口建一教授設計瞭一座索膜結構“White Rhino”,采用瞭2個張拉整體單元作為索膜的主要支撐構件,可能是張拉整體結構在建築類結構中的首次應用。

“White Rhino”,日本千葉,2001年


索穹頂

1960年富勒構想出超大尺度的保護罩覆蓋整體曼哈頓城區,是一種技術烏托邦式的假想,可能是未來建築結構的極限。

ddb68cebf0428fcddce15dfff64529a2富勒的曼哈頓大穹頂概念(1960年)

1964年,富勒在張拉整體結構、短線程穹頂思想的基礎上發明瞭Aspension Dome。Aspension是根據ascending suspension structure(向上升的懸吊式穹頂)創造出的新詞。Aspension Dome是一種全新的結構形式,利用環向和徑向拉索將立柱層層向上抬起排列,形成穹頂形態。由此開啟瞭大跨空間結構的新篇章。

富勒設計的懸吊穹頂Aspension Dome,1964年

富勒設計的懸吊穹頂Aspension Dome,1964年

可惜富勒沒能親眼見到這個偉大發明成為現實建築的那一天。在他去世以後的1986年,蓋格爾(D.H.Geiger)在富勒創造的張拉整體穹頂的基礎上,發明瞭支承於周邊受壓環梁上的一種索桿預應力張拉整體穹頂體系,即索穹頂。索穹頂是Aspension Dome張拉整體結構的進化,但它還沒有嚴格實現結構自支承、自應力的原則。蓋格爾將索穹頂結構體系成功應用於漢城奧運會的體操館(D=119.8m)、擊劍館(D=89.9m)、美國的紅鳥體育館(橢圓91.4m×76.8m)和太陽海岸穹頂(D=210m)。

1992年M.萊維(Levy)設計瞭一種穩定性更好的三角形網格穹頂,作為亞特蘭大奧運會的主體育館—喬治亞穹頂(Georgia Dome)平面呈橢圓形(193m×240m),雙曲拋物面型張拉整體索穹頂的用鋼量僅30kg/㎡。

M.萊維(Levy)設計的喬治亞穹頂(1992年)


富勒的著作有:《Nine·Chains·to·the·Moon》、《思想與整合》(Ideas·and·Integrities)、《地球號太空船操作手冊》、《烏托邦或湮滅》、《直覺》、《巨人之現金搶劫》,以及與E·J·愛普爾懷特合著的《協同:幾何思維探索》等。

富勒不是一位傳統意見的建築師,他甚至沒有執照;也不是一位傳統意見的結構工程師,他的設計大多從幾何、圖解的角度出發。但他的思想、發明、設計,對現代、未來建築結構的發展影響極其深遠。

2004年發行的富勒紀念郵票,畫面上有很多他的發明和構想

本文由iStructuer根據富勒生平資料編輯整理。


參考資料:

1. 全球前景:理查德·巴克明斯特·富勒留下來的財富.

2. Dymaxion_富勒生態設計思想的啟示, 倪麗君,呂愛民.

3. http://www.wikipedia.org

4. 《Buckminster Fuller: Poet of Geometry》,KyleVanhemert.

5.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或網站。


開設iStructure公眾號的初衷是想分享結構工程領域的見聞、優秀的結構設計,以及一位普通結構工程師不太成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