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zmaksim-samsonov
如何定義深圳的城市地標?如果僅是建築高度的攀比,建築造型的爭奇鬥艷,建築功能業態的區別,那未免有些流於表面。
每一個城市地標,應該代表著城市在不同時代、不同發展階段的選擇與歷史,應該以開放的姿態融入市民生活,應該成為大眾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前兩期文章回顧瞭:蛇口標語牌、國貿大廈、地王大廈、東門老街、鄧小平畫像、中英街、深圳火車站、華強北、大劇院 9 個地標的前世今生。
本期是 “深圳地標” 系列完結篇,為大傢揭秘上海賓館、世界之窗、深大主體建築、深圳書城、孺子牛雕塑 5 個地標的歷史故事。
京基100大廈©zain-lee
十、上海賓館
上世紀80年代末,上海賓館曾是深圳城郊分野的節點。
上海賓館往東是市區,彼時在上海賓館以東的公路邊,樹著一塊寫著 “進入市區” 的大牌子,沿著城市主幹道深南路,可直達繁華的中心城區羅湖區。
上海賓館往西是郊區,順著深南大道往前,如今的福田 CBD 還是一片農田,如今科技巨頭紮堆的南山,還是未開發的郊野。
有人將上海賓館形容為深圳的 “坐標原點”,到瞭上海賓館,就算是 “進城瞭”。
如果你 80 年代後期來深圳,下瞭火車後會發現,幾乎所有公交車都會途徑一個站點——上海賓館。而且當時絕大部分的中巴車,都寫著 “上海賓館-火車站”。
很多外地人到深圳,接到的第一通電話,對話內容都出奇一致:“你在上海賓館門口等著,我馬上來接你。”
在一本給求職者的深圳指南裡,曾如此寫到:“當你在深圳迷路的時候,就找一輛公交車坐到上海賓館,在那裡,總有一路車把你帶到想去的地方。”
即便是現在,依舊有 48 條公交線路,在上海賓館設有站點,數以百萬的市民、遊客在此乘車,前往深圳各處的景點、商業街、美食街、火車站、機場、邊境口岸等目的地。
2005 年,30 多萬市民參與的 “深圳改革開放十大歷史建築” 評選中, 上海賓館以高票位列榜首。由此可見,上海賓館這個 80-90 年代的深圳地標,依舊在深圳人心目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上海賓館舊照
對 2022 年的深圳人來說,星級酒店早已是屢見不鮮。但在 80 年代初,特區卻是連一座像樣的賓館都沒有,客商住宿都成問題。
1982 年,美國希爾頓酒店總裁 “小希爾頓” 來深考察,時任深圳中航總經理的李國富,邀請其在特區投資興建酒店。
當年的深南大道還是一條蜿蜒曲折、高低起伏的土路,謝爾頓以 “投資條件太落後” 為理由拒絕瞭。特區人深刻意識到 “要想富,先修路” 的重要性。
自 1980 年到 1993 年,深南大道從東向西,修瞭 13 年才全線貫通。這條全長 25.6 公裡的城市主幹道,成為特區發展的主軸,特區政府在這條主軸上勾勒出深圳的大城理想,這是後話。
建設中的上海賓館
時間回到 1983 年,引進希爾頓酒店失敗的中航,決定自力更生。3 月 11 日,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深圳工貿中心、香港深業企業有限公司、上海石化總廠金山賓館三方簽訂合同,三方共同投資,在深圳經營上海賓館。
上海賓館最初叫 “中航賓館”,由於股東上海石化所占股份最大,且籌備組是由上海方派人過來擔任組長,遂改名為 “上海賓館”。
上海賓館的建設可以說一波三折。先是施工難題。深圳地質情況復雜,既有沿海一帶的軟土層,還有大量花崗巖殘積土層,土層中存在非常堅硬的石英石。
這些石英石導致打樁打不下去,或者打到一半就斷瞭。後來航空工業規劃總院專傢團隊,提出瞭一個 “破天荒” 的地基基礎設計方案,把堅硬的花崗巖殘積土層作為建築的 “天然地基”。
上海賓館,成為開創性應用 “天然地基” 的先例。這項技術還獲得瞭 “國傢優秀工程勘察金獎” 等諸多獎項,在深圳城市建設中廣泛推廣,至今仍在使用。
解決施工難題後,上海賓館又遇到瞭資金難題,原規劃建 20 層,結果建瞭 12 層就宣告竣工,一共 147 間客房,於 1985 年 10 月對外開業。
f7031bf903dffea0baf973e543dd7c87上海賓館歌舞廳舊照
上海賓館開業初期服務客戶,主要是來深圳的上海人。賓館外觀參照瞭老上海的建築設計,門廊、玻璃印花、壁畫等室內設計元素,也沿襲海派風格。
大堂地板大理石、墻壁瓷磚,是意大利進口貨。賓館空調、彩電、冰箱,全是日本原裝。賓館服務員全是上海人,穿雙襟斜扣衣服,一口吳儂軟語,盡顯老上海的魅力與情調。
賓館 10 樓的歌舞廳“夜上海”,一度成為深圳最具影響力的交誼舞場所,每到夜晚都人滿為患。如果當時有大眾點評這樣的網絡媒體,那麼上海賓館絕對是深圳夜場裡的 TOP 1。
可惜的是,“夜上海” 歌舞廳於 2002 年結業,所有的美好都封存於過來人的記憶中,後人再難體驗 “夜上海” 的燈紅酒綠。
作為深圳為數不多的老酒店之一,上海賓館有過坎坷,1986 年虧損 200 多萬元;也有過輝煌,1994 年潤突破瞭 1000 萬元,1998 年入住率達到 99%。現如今依舊運營得當,入住率仍能保持在 87%。
這得益於多年來不斷的裝修改造。1998 年,在 10 層頂上加建瞭羅馬廳,建造瞭哥特式拱形屋頂,外墻和玻璃幕墻也裝飾一新。
2007 年,對賓館中餐廳進行脫胎換骨大裝修。2008 年,對西餐廳進行大改造。在翻新的同時,依舊保留瞭賓館最初的海派韻味。
1985 年開業至今,上海賓館陪伴深圳度過瞭 37 個春秋。80 年代,它是風光一時的深圳 “坐標原點”,是外地人來深打拼、由深返鄉的必經之地。
現如今,它隻是老城區裡一傢名聲不顯的老酒店。但它卻對於特區、對於特區市民的意義,或許要比很多五星級酒店更大。
上海賓館近照
十一、世界之窗
有句電視廣告詞,叫 “男人一年要逛兩次海瀾之傢”,套用到 90 年代特區,可以這麼說:深圳人至少要逛兩次世界之窗。
一次是自己剛來深圳的時候,一次是親戚朋友來深圳的時候。
90 年代,能出國看世界的人是鳳毛麟角。就算到瞭今天,能出國旅遊的人依舊少之又少。
有數據統計,14 億人口的中國,仍有 10 億人口沒坐過飛機。由此可見,國人能出國看世界的機會並不多,尤其是在 90 年代。
不用出國,走進世界之窗,就能遊覽世界 50 多個國傢的 118 個景觀,對絕大多數內地遊客來說,這都是一個足夠新奇的體驗。
就像世界之窗的廣告詞:“給我一天,我給您一個世界”
深圳世界之窗,由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占股 51 %),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占股 49 %)共同投資興建,1991 年 7 月動工。
整個世界之窗園區占地 48 萬平方米,由世界廣場、亞洲區、大洋洲區、歐洲區、非洲區、美洲區、世界雕塑園、國際街八大區域構成。
當時匯聚瞭全國數千名建築、園林、雕塑方面的專傢,從世界 50 多個國傢和地區,挑選出 118 個景觀,按照不同比例微縮於 8 大景區。
1992 年,鄧小平第二次南巡,在深圳發表瞭著名的 “南方講話”,就在這一年,世界之窗 C 位的埃菲爾鐵塔基本建成。
世界之窗的鐵塔,是按 1:3 比例復刻的法國埃菲爾鐵塔,高 103 米,遊客可乘觀光電梯到塔頂,觀賞到深圳和香港的城市風光。
1994 年 6 月 18 日,後世 “年中購物節” 的這一天,深圳世界之窗開業。6 月 20 日,時任國傢主席的江澤民,為世界之窗題寫瞭園名,墨寶被做成鐵字,鑲嵌在園內的玻璃金字塔上。
1994,開業近半年的世界之窗,接待遊客就超 300 萬人,平均每天有 1.5 萬遊客入園。按當時票價 80 元/張計算,總營收超 2.4 億元。
1995,世界之窗開園第 2 年的 “十一黃金周” 首日,進園遊客達 7.6 萬人,創造單日進園遊客最高記錄,至今沒被打破。當年遊客總量也達到歷史最高峰,全年接待遊客 390 萬人次。
放到今天,390 萬人次的遊客量,對於一座旅遊城市確實不起眼。但當年深圳總人口才 449.2 萬人,世界之窗一個景區的遊客接待量,快趕上整個特區的人口,可見火爆程度。
世界之窗吸金能力堪稱一絕,開園 4 年半就收回瞭 6.5 億元總投資。2000 年起,世界之窗連續三年實現利潤超億元,說 “日進鬥金” 也不為過。
50413811162142f5012db1dc5c03865b
一晃 18 年過去,世界之窗的門票價格,從最初的 80 元/張,上漲到 220 元/張,雖然每年遊客接待量仍能維持在百萬級別,但是所面臨的競爭壓力也逐漸遞增。
同城競爭對手,有 1998 年開業的歡樂谷,2007 年開業的東部華僑城,2021 年開業的 “灣區之光” 摩天輪。
周邊競爭對手,有 2005 年開業的香港迪士尼,2006 年的廣州長隆,2014 年開業的珠海長隆。
每一個競爭對手都有獨門秘籍,它們有更大的地皮、更多的拓展空間、更先進的設備、更豐富的遊玩項目,網絡熱度也要高於世紀之窗
而過去 18 年裡,世界之窗周圍的地皮,早已被居民樓占滿。這個面積受限的深圳老地標,想要在未來繼續維持對遊客的吸引力,需要更多的創意與魄力。
不止是服務的升級、設施的升級、品牌的升級,更重要的是有沒有取代 “高仿名勝” 的招牌遊玩點,以及差異化遊玩項目。
對於新時代的遊客而言,他們可以通過網絡盡遨遊世界,世界之窗這些上瞭年份的 “老高仿”,自然吸引力大減,再難引起朋友圈、社交媒體上的點贊欲望。
6259e12e0f8a96a59764615a72d8bd0c世界之窗現照
十二、深大主體建築
深大現照
深圳大學第一任副校長、第二校長羅征啟說:“深大是一個漸行漸遠的80年代傳奇故事。” 深大為何能稱得上傳奇?
首先是建設速度,深大 1 期工程與同期建設的國貿大廈一樣,創造瞭 “深圳速度”,從設計施工到交付使用,僅用瞭 7 個月。
其次是規劃設計,深大的主體建築,獲得瞭全國教育建築最高獎。大學的 “心臟” 是圖書館,而不是校領導的行政大樓。
80 年代的深大校園,看不見特別高的主樓,樓與樓之間隔得很開,外圍也不設圍墻,倒是很像國外的大學。
第三是建築造價,深大 3 期工程,建築面積 23 萬平方米,投資從最初的 5000 萬元,增加到 1.3 億元,平均每平方米造價僅 600 元。
第四是住宿條件,深大第一屆畢業生譚曉輝說,當時深大學生兩個人住一間宿舍,在 80 年代的全國高校裡算是開瞭先河。
第五是創造瞭諸多第一:第一個要求學生交費上學的大學,第一個畢業不包分配的大學,第一所建立旅遊專業、外貿專業的大學,也是最早學校辦公司的大學……
深大的誕生,寄托瞭特區政府自主辦大學、自主培養人才的厚望,它的傳奇故事,還要從 1983 年說起。
建設中的深大
1983 年,特區成立的第 3 個年頭,深圳開始籌備建立自己的高等學府——深圳大學。
對於目標宏遠的特區來說,要想實現長期、可持續的高速發展,不僅要吸納全國、全世界的人才,更要擁有 “自我造血” 的能力。
時任深圳市長的梁湘表示:賣掉褲子也要把大學建起來,拿出錢,撥出地,隻要深大能培養出人才。
支持力度有多大,當時市財政收入每年 1 億多,決定撥款 5000 萬元建設深大,不夠就貸款。後來建設費用從 5000 萬元,增加到瞭 1.3 億元。
1983 年 1 月,深圳市委正式向廣東省和國務院遞交瞭創辦深圳大學的申請。5 月,國務院通過瞭申請。
5 月 11 日,“深圳大學籌委會辦公室” 的牌子,在原寶安縣政府大院內殘舊的平房前掛瞭起來。
當時負責深大籌建工作的,是深大第一任黨委書記兼副校長、第二任校長羅征啟(羅征啟此前曾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
深大的校區建設,充分體現瞭 “深圳速度”。1984 年 1 月 18 日,鄧小平第一次南巡到蛇口視察時,途徑深大粵海校區所在的海邊漁村——粵海門村。
時任深圳市長的梁湘,指著隻有兩部推土機和幾個地質勘察架的荒地說:“這裡就是深圳大學,今年9月就要遷到這裡上課。”
僅僅 7 個月後,深大 1 期基建工程竣工,在劃定的 1500 畝土地上,60 座建築拔地而起,完成建築面積 5.3 萬平方米。
1984 年 8 月 23 日,深大首屆 216 名學生搬進新宿舍。
深大建成舊照
有關深大的主體建築,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小故事。深大基本建設完成時,曾為深大看過風水的香港風水師來參觀,發現建築方位變瞭。
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的深大副校長羅征啟解釋,確實向東偏瞭 15°。
為什麼偏 15° ?因為建築如果是正南、正北朝向,吹正東風、正西風時,沒有穿堂風,室內就會比較悶熱。偏多瞭又會導致晨曬、夕曬。
羅征啟為深大帶來的,不止是現代的校園規劃與建築設計,還有自由開放的校園氛圍。1987 年,他曾在開學典禮上說:“不敢爭第一流的人,不要來深大!”
羅征啟擔任校長時期的深大,進行瞭一系列讓人“瞠目結舌”的改革:開設全國第一個"學生法庭",對違紀違規同學的處理進行 “裁決”;成立由學生管理的 “深大實驗銀行”,由學生給老師們發工資;
學校大部分崗位騰出來,給學生做兼職。學校管理人員聘請學生做秘書,校長的6名秘書也全是學生;取消畢業份分配,由學生自主擇業等等。
今天看來,很多改革仍可以用 “超前” 來形容。
深大建成舊照
90 年代,羅征啟離任深大校長後,出於治安和管理考慮,深大校園建起瞭圍墻。
此後,這座高等學府培育出一屆又一屆的畢業生,但對於一個城市的改造和影響越來越弱。而學子們經常仰望的,或者是一街之隔的那棟騰訊濱海大廈。
可能會刺痛深大人神經的是,在中國 100 所重點發展的大學中,深大並未上榜。這也是為何羅征啟將深大形容為 “一個漸行漸遠的80年代傳奇故事”。
深大校園內的建築,越建越高,越建越密集,但距離特區最初的辦學理想,似乎還有相當遠一段距離。
對於 GDP 和城市競爭力都在全國名列前茅的深圳而言,深大這所自有高校培養人才的能力,確實有些跟不上發展的需要,特別是當它的教學、科研、管理,都缺少瞭最初那份改革熱情的時候 。
在特區成立 30 周年之際,深圳對於高等教育的重視,又催生出瞭南方科技大學。一城兩校,希望能激發出深大、南科大的辦學、改革、創新熱情。
但這份熱情和雄心能否實現,我們且拭目以待!
深大現照
十三、深圳書城
深圳書城•羅湖城開業照片
2020 年 12 月 31 日,開業僅 2 年的深圳誠品書店宣告關閉,關於深圳“文化荒漠”的說法,再次甚囂塵上。
深圳真的是 “文化荒漠”嗎?或許 90 年代至今一直充當特區文化地標的深圳書城,可以作出回答。
1996 年 11 月 8 日,位於深圳羅湖區地王大廈對面的深圳書城開業。同時開幕的,還有在書城舉辦的 “第 7 屆全國書市”。
深圳書城(後改名深圳書城•羅湖城,以下簡稱羅湖書城),號稱當時全國最大的書店,首次開業接待人數破萬,還創下瞭多個 “全國第一”。
國內第一傢以 “書城” 命名的書店,第一次在省會城市以外舉辦全國書市,第一次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展場銷售,第一次展會圖書銷售量突破 2000 萬元等。
羅湖書城不止是 “書籍大賣場”,還是一個文化交流場所。
金庸、二月河、賈平凹、餘秋雨、寒寒等知名作傢,白巖松、敬一丹等央視名嘴,唐國強、趙薇等著名演員,還有著名運動員郎平,都曾在此舉辦文學交流與簽售活動。
深圳書城•羅湖城活動照
2006 年 11 月 7 日,歷時兩年建設的深圳書城中心城開業(以下簡稱中心書城),深圳自豪地宣佈,擁有全世界單店經營面積最大的書城。
在這個互聯網銷售與電子閱讀日漸盛行,傳統線下書店日漸式微的時代,中心書城 “全世界最大單體書店” 的名號,估計還要很多年才會被後來者取代。
中心書城,隸屬深圳市出版發行集團公司,是國有全資、獨立核算的文化公司。
占地 8.7 萬㎡,建築面積 8.2 萬㎡,日本黑川紀章建築設計事務所 負責建築設計,凱裡森建築事務所 負責室內設計。
書城建築包含地下一層、夾層和地上一層 3 層空間。地下層主要為停車場,設有近 600 個停車位。
地面建築分南北兩個區,1層和夾層擁有龐大的縱向共用大廳,店內經營面積 4.2 萬平方米。
書城建築的屋頂,在 25 米寬的步行道兩旁種植草坪和樹木。主體建築兩側,分佈著“詩、書、禮、樂” 4 個面積各 1 萬㎡的綠色文化公園,構築一個與自然零距離的文化綜合體。
深圳書城•中心城
從地理位置上看,中心書城背靠蓮花山公園,左側是深圳市少年宮、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右側是深圳音樂廳、深圳圖書館,前方是深圳市民中心、深圳博物館。
在房價高得嚇人的深圳,把核心的黃金地段用來建造文化場館,可以看出城市規劃者的氣魄和胸懷,殷切希望書香、藝術、文化,真正成為市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瞭助長深圳人的讀書熱情,自 2000 年開始,市政府將每年 11 月定為 “讀書月”,向市民推薦閱讀書目,評選十大好書,舉辦各類與圖書、讀書相關的活動。
深圳還雄心勃勃定立瞭 “圖書館之城” 文化戰略,提出每 15 萬常住人口擁有一座公共圖書館,每 1.5 萬常住人口擁有一個社區圖書館,實現全市常住人口人均藏書 2 冊,戶籍人口人均藏書 6 冊。
同類的文化戰略還有 “鋼琴之城”、“設計之都”、“動漫基地” 等,為瞭徹底擺脫 “文化荒漠” 的名頭,深圳可以說不遺餘力。
深圳人的購書量、藏書量、閱讀量這些量化指標,確實在市政府的大力舉措下逐年增長。但新冠疫情與互聯網沖擊下,深圳眾多私營書店、書吧、書咖紛紛關門停業,也是令人沮喪的事實。
一個文化興盛的特區,要有 “世界最大” 的中心書城,要有遍佈城市各處的圖書館,或許也要有個性化的私營書店,如此才能讓文化生活真正的百花齊放、代代傳承。
2001年深圳市民中心深圳市民中心©Robert Bye
十四、孺子牛雕塑
全長近 30 公裡的深南大道,是深圳摩天大廈最集中的街道。就在這條被無數遊人 “仰望” 的大街上,有一處不需要仰望的深圳地標——孺子牛雕塑。
1999 年之前,孺子牛雕塑曾在市委大院內待瞭 15 年。1999年,銅雕整體搬遷到市委大院外,同時市委大院圍墻後退 10 米,為市民、遊客獻出一片可以參觀、拍照的綠地。
此後,孺子牛雕塑作為深圳創業精神的象征、深圳改革開放的標志性符號,出現在各類新聞報道、書刊畫報、音像制品、郵票紀念品上,變成百萬遊人打卡的一處深圳熱門地標。
孺子牛雕塑,高 2 米,長 5.6 米,重 4 噸,由著名雕塑傢潘鶴在 1984 年 7 月完成。
深圳人常稱呼這尊 “埋頭奮蹄拔出老樹根” 的銅雕為 “拓荒牛”,它代表瞭 80 年代特區的開荒歲月,和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1999年孺子牛雕塑©韋建誠
1983 年,深圳市政府大樓竣工,市委希望在大樓前放個體現特區精神的雕塑,這個重任交到瞭著名雕塑傢潘鶴手上。
深圳又稱 “鵬城”,官方提議不如做 “大鵬展翅”。潘鶴沒有采納,他說大鵬放山頂可以,但放在將來周邊高樓林立的政府大院,像關進瞭 “鳥籠”,體現不出振翅高飛的意境。
1983 年夏天,蓮花被定為深圳市花,官方又提議做一個 “蓮花噴池”,寓意特區在長期與資本主義國傢打交道中要 “出淤泥而不染”。
潘鶴提出瞭相反看法,他認為搞改革開放、特區建設,將外部環境形容為 “污泥” 不妥當,用 “不染” 贊譽自己也不可取,不足以體現特區開放、包容的形象。
後來官方又提議,參照中南海做個 “獅子”,顯示威嚴。潘鶴還是覺得不好。中南海的 “獅子雕像” 是明清文物,是北京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深圳盲目模仿隻會有反效果。
而且 “獅子” 是給以前官府、衙門看大門的,特區現在搞改革開放,再把 “獅子” 放門口,有擺架子、與群眾拉開距離之嫌。雕塑是百年後還能起作用的,應該更開放、更親民。
潘鶴這位雕塑傢,大概是當時特區政府遇到最不好打交道的。
1999年孺子牛雕塑©韋建誠
在潘鶴與時任深圳市長梁湘的一次交談中,雕塑的概念漸漸有瞭雛形,他倆談到:
他們這批參加過革命隊伍的人,初心便是為新中國無悔付出。改革開放搞特區建設,他們的使命就是做 “拓荒牛”,為後人闖出一片天地。
“拓荒牛” 的雕塑理念定下後,潘鶴有次閑逛,從農舍旁一個老樹根獲得靈感,花8塊錢買下瞭老樹根作為 “模特”。
至此,埋首、奮蹄的拓荒牛,奮力拔起老樹根的雕塑形象,最終定型。經當時領導班子討論,雕塑定名 “孺子牛”,取 “俯首甘為孺子牛” 的寓意。
雕塑後來還獲得瞭第六屆全國美術展覽金獎。談及創作理念,潘鶴表示,“屈膝” 的拓荒牛,也寓意著上一代人已經筋疲力盡瞭,下一代不要忘記過去的艱苦歲月,繼續努力奮鬥,不要到此為止。
1984 年,潘鶴完成孺子牛雕塑後,還發生瞭一出鬧劇。
市委計劃向潘鶴支付 10 萬元的酬金,但當時管財政的官員沒有執行,壓住不發,理由是:一頭假牛怎麼比一頭真牛還貴。
後來市委得知此事,便把這位官員下放到瞭基層,這樣欠缺文化和見識的官員,怎麼能管理好特區的財政。
這出鬧劇也反映出,在深圳從一個小漁村轉變成國際化大都市的過程中,從農業形態文明升級為現代城市文明的巨變中,有一些幹部在思想、行動上掉隊瞭。
不止是城市管理者,深圳的城市建築、各類企業、本地市民、外來打工者……所有特區 42 年巨變的參與者,在一次次改革換代的浪潮中,境遇各不相同。
有些掉隊瞭,黯然退場;有些紮根特區,生生不息;有些奔赴潮頭,引領時代進程。
Photo©五次方物語
14 個深圳地標故事,到此全部講完,有兩段話送給曾經、現在、未來的深圳人:
一代深圳人,有一代深圳人的使命。願每一個深圳人,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自己的熱愛。
一代深圳地標,有一代深圳地標的故事。願每一個地標故事裡,也有屬於你的青春和美好回憶。
Photo©joseph-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