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密 (Adam Smith) 最早提出瞭較為系統全面的資源配置思想。他在 1759 年、 1776 年發表瞭資源配置的兩本奠基性著作, 分別 是《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及《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經 由 Ricardo (1871)、Walras (1874)、Pigou (1912)、Heckscher and Ohlin (1919)、Coase $(1960,1974)$ 以及 Marx (1865) 等學者的發展, 資源配置理論 (resource allocation theory) 逐漸受到瞭理論界與實踐 界的廣泛關註。

資源配置理論的核心內容

Petty (1662) 提出的 “勞動是財富之父, 土地是財富之母”, 標志著資源配置 理論萌芽的產生。隨後, 亞當 – 斯密指出:“在自然秩序下, 個人都努力把他的資 本盡可能地用來支持私人產業, 並努力實現其私人產業價值最大化, 必然導致整 個社會福利最大化。”亞當 – 斯密把市場價格機制的調節作用形象地比喻為一隻 “看不見的手”, 市場通過這隻手來調節社會的資源配置。在亞當 – 斯密之外, 較 為典型的資源配置思想來自 Samuelson (1948) 和Marx (1865)。Samuelson (1948) 基於 Keynes (1936) 的國傢幹預理論和 Marshall (1890) 的自由市場機制, 形成 瞭一種調和國傢幹預和市場調節的資源配置二元論, 其主要包括四點內容: 第一, 強調市場作為資源配置工具的主要力量; 第二, 市場經濟和 “看不見的手”有一 定的適用范圍和現實局限性; 第三, 針對資源配置的市場失靈, 提出瞭政府的經 濟職能和作用范圍; 第四, 指出存在政府失靈及其表現形式。除此之外, Marx (1865)基於稀有性與交換價值的關系, 指出資源配置是一種基於資源稀缺性的調 節手段, 其用社會勞動的概念來解釋資源配置。

由於研究的領域和角度不同, 對資源配置的定義也多種多樣。Koopmans and Beckmann (1957) 對資源最優配置理論的理解為: 研究在給定的技術和消費者偏好下, 如何將有限的經濟資源按照某種規則分配於各種產品的生產, 以便最大限 度地滿足人們的需要。歷以寧(1993)定義資源配置為:經濟中的各種資源(包 括人力、物力、財力)在各種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間的分配, 而時間、空間、數量 是構成資源配置的三個基本要素。Powers and McDougall (2005) 認為, 資源配置 是指企業對所需要的資源進行分配調整, 使資源之間能夠相互匹配以符合企業的 生產實踐的具體情境, 並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瞭獨特的競爭能力。《不列顛百科全 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0) 中資源配置的定義是:生產性資料在不同 用途之間的分配。雖然不同的學者對資源配置有不同的定義, 且對資源配置特征 的界定也不完全一致, 但是我們可以發現, 資源配置的實質是使稀缺性資源能夠 保持最佳的比例關系和價值取向, 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 質文化需要。

在不斷豐富資源配置理論的過程中, 學者們開始轉向研究資源配置理論 的實際應用價值。早期對資源配置實際應用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於自然資 源, 如水資 源(Dibike et al.,1999)、土地資 源 (Christaller, 1933)、礦產資 源(Stollery, 1994) 及森林資源(Pearson, 1944)等領域。近年來, 對資源配 置實際應用問題的研究越來越廣泛, 大到國防 (Israel et al., 2002; Haico and Win, 2003; Pienaa and Hunghes, 2017)、國傢教育領域 (Liefner, 2003), 小到企業某個部門(Hougui et al., 2002)。在國傢層面, 資源優化配置是區域可持續 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Midilli et al., 2006), 合理的資源配置對區域經濟、社 會、生態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Sophocleous, 2000; Cesano and Gustafsson, 2000; Okeola and Raheem, 2016)。在企業層面, 資源配置可以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本利用效率(Williamson, 1975), 帶來企業成長(Sarkar et al., 2001), 有助於企業形成獨特的競爭能力 (Powers and McDougall, 2005), 同 時, 對企業保持特有的競爭優勢起到關鍵性作用 (Hitt et al., 2001), 有助於企業 取得良好的績效 (Greenwood et al., 2011)。

在資源配置的理論研究上, 學者們提出瞭很多資源配置機制, 總括起來, 大 致有以下六種:

(1) 瓦爾拉斯均衡(Walras, 1874)。在整個經濟體系中, 各個市 場都是相互聯系的, 各種商品的價格不是單獨決定的, 是與其他商品價格相聯系 的, 因此, 要將所有相互聯系的各個市場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

(2) 林達爾配 置均衡(Lindahl, 1919)。如果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按照其所獲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務的 邊際效益的大小, 來捐獻自己應當分擔的公共物品或服務的資金費用, 則公共物品或服務的供給量可以達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3) 納什配置均衡(Nash, 1950)。 在既定的配置中, 如果這個配置中的其他人不改變策略, 則任何一個在這個配置中 的人都不能通過改變自己的策略來得到更大的效用。

(4) 公平配置(Rawls, 1971)。 對此有四種理解, 一是在給定配置下, 所有人獲得的效用至少與均等配置時一樣大; 二是完全均等配置; 三是在給定配置下, 每個人所獲得的效用與其他人獲得的效用比 起來要好, 至少不會差, 不會有妒忌的發生; 四是每個人所獲得的效用比均等配置時 要好。

(5) 經濟核配置(Anderson, 1978)。經濟社會中, 在不存在某些成員組成的小 集團的情況下, 人們隻利用自己的初始資源進行重新配置, 這種配置的結果是他們 之中至少某個人或某些人的境況得到改善, 而沒有一個人比以前更差。

(6) 帕累托最優 (Pareto, 1964)。資源配置的一種理想狀態, 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資 源, 從一種分配狀態到另一種狀態變化的過程中, 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前提 下, 使得至少一個人變得更好。

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 資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計劃調節 (Keynes, 1936; Coase, 1960), 該方式反映瞭管理者對社會生產、企業運轉按計劃 比例的運用和預測, 是主觀調節的過程, 被稱為 “看得見的手” 的調節;

另一種 是市場調節 (Adam, 1776; Marshall, 1890), 其實質是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 商品 的價值量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商品按照價值相等的原則相互交換, 價格圍 繞價值上下波動, 被稱為 “看不見的手”的調節

。從單一項目角度來看, 資源配 置是一個微觀效率問題, 但從整個社會范圍的角度來看, 這一微觀效率問題必須 宏觀化以便克服市場機制的缺陷。Reynolds(1993)指出, 雖然過多的政府幹預 會破壞自由市場的決策過程, 但是政府同公司的合作與支持是美國在關鍵技術領 域保持競爭力的重要因素。Westmore (2013) 認為, 司法體制的有效性對資源配 置效率的影響巨大, 要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 市場不是唯一的手段, 制度設計也 是很重要的方面。將兩種配置方式結合起來, 通過協調配合, 才有可能實現資源 配置綜合效益最大化(Massy, 1996)。

在基礎理論研究之外, 學者們還對資源配置的效率進行瞭探討。學者們運用 投人-產出分析(input-output analysis)、項目預算邊際分析(program budgeting marginal analysis, PBMA)、數據包絡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等方法檢驗瞭資源配置的效率。

投人-產出法(Leontief, 1936)是從中觀上探討資源 優化配置的有效方法, Tokins and Green (1988) 運用 6 種不同的投人-產出指 標模型對英國大學的會計學院的效率進行瞭評價; 基於投人-產出法, Thursby(2000) 對美國大學的經濟學院的效率進行瞭評價。PBMA 是通過改變計劃投人方 式的產出,來對資源配置和服務供給的效率進行評價(Salkeld and Amolda, 1995; Mitton and Donaldson, 2002),其被廣泛應用於各國衛生資源配置和服務供給效率 的研究 (Mitton et al., 2000)。DEA 是目前進行資源配置效率測度普遍使用的方法 (Charnes et al., 1984)。Warning (2004) 運用 DEA 對 73 所德國公立大學的效率進行瞭評價, 並通過分位數回歸分析瞭大學效率的影響因素; Wang et al. (2008) 分 析瞭影響煤礦安全產出的因素, 同時建立瞭基於 DEA 的煤礦安全投人 —產出效率評價模型。Guangyao et al. (2016) 利用 SBM-DEA 模型對中國 31 個省市區的水 資源利用效率做瞭測算。任何一種方法在擁有其自身優點的同時, 都不可避免地 會有各種不同的缺點, 所以這些方法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們加以實證檢驗, 從而 進一步豐富資源配置理論。

資源配置是一個古老而又充滿瞭創新探索的問題:作為經濟學的基礎問題, 它已被討論瞭一二百年; 但作為微觀經濟的基礎問題, 它又總是隨著社會的發展 而不斷地提出新的問題。現有的有關資源配置的理論基本都試圖回答這樣一個 問題, 即如何配置資源以使得效率最優, 埃爾文,E·羅斯 (Alvin E. Roth) 和勞埃德 · S· 沙普利 (Lloyd S. Shapley) 憑借在解決這一問題上的突出貢獻, 一舉奪 得 2012 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2013 年, 《經濟動力學評論》(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設立瞭 “資源錯配與生產率” 專題, 主要刊登一系列論文來探討資源 錯配狀況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等內容。可見, 在 21 世紀的今天, 資源配置問題依 然是研究前沿重點關註領域之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資源配置理論已然成為一個典型的跨學科理論, 涉 及系統理論、運籌學、信息學、控制論、博戀論等多學科領域 (Hobday, 2000; Ghomi and Ashjari, 2002; Murray et al., 2012)。在稀缺資源的配置領域, 僅靠定性 分析已難以找到合理的優化方案, 資源配置理論的發展離不開運籌學、計算數學 的支持 (Guay, 2013; Hou et al., 2014; Chang et al., 2016)。末來的社會將是一個更 先進、更具有理性的社會, 資源配置方式會在公平與效率之間不斷尋找到新的平 衡點, 資源也會在一個更大的空間領域內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實現配置。這既是末來經濟學繼續研究的目標, 也是現在研究的起點, 始終需要不斷奮勇地開拓。

對管理者的啟示

現代經濟社會的一切管理問題, 幾乎都可以歸結為資源的合理配置問題。

企業管理的實質是通過有效地配置企業擁有的各種資源(人力、財力、物力,實現 最優的企業經營目標(利潤、市場及其他)。

國傢經濟社會的管理則是如何通過一 定的調控手段, 來實現全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 取得最優的經濟社會福利(或其 他政府目標)。

部門的冗餘資源或核心資源的有效配置、可持續利用是部門成長的 助力, 能夠對自身資源(如人員、資金和運行所需的其他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 是獲取可持續競爭優勢的關鍵(Bertalanffy, 1969; Barney, 2001)。隻有做到資源的 最優配置, 才能夠使資源價值最大化, 所以資源配置是部門發展所必須具備的核 心能力。

資源配置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其現實條件不可能一成不變, 因而資源配置初次確定之後, 伴隨著進人實際利用階段, 資源配置的任務就轉變為資源運行的監 控與評估, 企業管理者應根據資源本身發展的情況和外在環境的變化, 階段性地 做出資源的優化配置(Goldratt, 1997)。在經濟不明朗、資源被限制的環境中, 部 門中的 “反向資源配置” 和減員問題必須得到重視和解決, 管理者要從整體利益出發通過激勵機制等方式協調配置各類資源。資源配置既要考 慮現在, 也要考慮末來; 既要考慮當前發展需求, 也要考慮其 可持續性。

總而言之, 在資源配置的過程中, 需要依據系統科學理 論, 合理協調企業、市場、國傢三要素之間的關系, 明確要素 的定位和職責, 發揮資源的最大效能, 取得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