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常叛亂的真相
貞觀元年十二月,李孝常與長孫安業等的聯合叛亂爆發,與其他叛亂不同,這次是發生在宮廷內部的宗親與外戚聯合的叛亂,繼玄武門之變、羅藝叛亂後,大唐的江山再起風雨,這表面上是一場刑事案件,本質上卻是一場政治鬥爭,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叛亂的目的
叛亂的目的是什麼?史書說是李孝常與長孫安業等互說符命,於是萌生瞭叛亂奪權的思想,但是此種說法經不起推敲,一定要仔細研磨原始史料,細細體味,根據《資治通鑒》記載:
孝常因入朝,留京師,與右武衛將軍劉德裕及其甥統軍元弘善、監門將軍長孫安業互說符命,謀以宿衛兵作亂。
李孝常與長孫安業互說符命的目的是什麼?是想假稱天命、篡位奪權嗎?荒誕不經!這些人是什麼身份?都是名不見經傳、無權無勢、仰人鼻息才能存活的低級末吏,哪來的勇氣篡位?帝王的本質是統治集團的利益代言人,如果無人支持,即使篡位也坐不穩。符命這種東西,世人都知是假的,你信的話它就是真的,真假與否並不重要,關鍵看別人是否願意信,
一紙符命便可取得帝位,還要千軍萬馬幹嘛?要造反成功,關鍵是要有人支持,李孝常應該明白這種道理,那麼肯定是有人在背後支持,他才敢造反,這個人是誰?在當時的環境下還有誰能撼動李世民的地位?隻有他老爹——太上皇李淵
其二:叛亂的形式
此次叛亂是宮廷叛亂,宮內禁衛森嚴,關系網錯綜復雜,究竟是誰能挑動當朝國舅造反?
其三:叛亂的人員
叛亂者共有四人,他們分別是右武衛將軍劉德裕、統軍元弘善、左監門將軍長孫安業、滑州都督杜才幹等,註意這四人的官職,
劉德裕,武德初年從洛陽歸順李唐,歷任秦王府的庫直騎、護軍後被調任太子左內率,事發時擔任右武衛將軍,掌宮禁宿衛。
元弘善,事發時擔任京城統軍,事跡不詳,推測是北魏後裔,隋亡後後沒入唐廷。
長孫安業,事發時擔任右監門將軍,根據唐制,右監門將軍判出,掌管宮廷的出門通道,是長孫皇後的哥哥,長孫無忌的兄弟,當朝國舅,李世民的嫡系勢力
杜才幹,事發時擔任滑州(河南滑縣)都督
此次叛亂是宮廷叛亂,宮內禁衛森嚴,關系網錯綜復雜,究竟是誰能挑動當朝國舅造反?
李淵在羅藝起事失敗後仍然不甘心作階下囚,於是他又聯合自己老友李孝常想要復辟,因此李孝常自感勢單力薄又聯合長孫安業,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服他舉義,長孫安業雖是李世民的心腹,但是他良知為泯,看著李淵這位為大唐嘔心瀝血的垂垂老人,他義憤填膺所以同意幫李淵重奪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