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雲存儲,如谷歌雲端硬盤,蘋果的icloud, 微軟的OneDrive。 它們是用於數據備份和與多設備同步的雲存儲。 雖然它被廣泛使用,但是還是有一些缺點,以谷歌雲端硬盤為例:
1. 如果你需要大的存儲空間,這是很昂貴的。谷歌雲端硬盤免費的隻有15GB。1TB售價10美元/月,每年需要120美元。
2. 當你不靠近谷歌的數據中心時,傳輸速度會變慢。
3. Google可以訪問您的所有數據。Google可能會將您的個人信息或數據用於AI培訓或大數據分析。 如果你重視隱私,這是一個大問題。
一個年輕而有才華的團隊正在PPIO的系統上研發新一代的雲存儲產品可以彌補上述缺點,他們稱之為NextDrive。NextCloud對使用者來說可以是使免費的。隻要用戶共享自己的閑置硬盤到NextDrive的網絡上,就可以免費享受其共享存儲空間大小的一半。
比如說你共享瞭12T的硬盤,NextCloud就會免費提供6T的雲盤空間。如果共享的是20T的硬盤空間,就可以得到10T的免費雲空間。總之,共享越多,得到的免費雲空間越多。
這是NextCloud的對用戶的激勵方式。因為NextCloud是一個分佈式的存儲系統,參與的用戶越多,系統運行越流暢。
因為NextDrive系統實際是這樣運行的:你共享出來的一半空間是來存儲自己的數據,就像傢庭的NAS一樣。
而另一半空間則用於備份其他用戶的數據,幫助他們加速。與此同時,也有其他千千萬萬的NextDrive用戶在幫你備份和加速傳輸速度。
如果是1:1交換,也就是6T的本地硬盤兌換6T的雲存儲,就不能共享任何空間給別人,但是這樣別人也沒法共享任何空間給你。
如果你用的是普通的傢用備份存儲,那麼你的硬盤壞瞭,數據將永遠沒法找回,同時,你除瞭在傢裡,其他你將都無法享受高速的傳輸。
這套系統讓每個用戶都能享受到兩點好處:
1. 數據不會丟失。即使自己的硬盤壞瞭,也不用擔心數據丟失,因為其他用戶的NextDrive上存有數據備份,可以恢復丟失數據。
技術上看,NextDrive是用PPIO(http://pp.io) 提供底層技術支持,除瞭用戶自己的硬盤的作為全副本外,PPIO網絡還為每個文件碎片保存瞭多個副本。如果出現其他用戶硬盤出現下線的情況,PPIO的技術架構能夠第一時間發現,並且立即把數據再備份到其他用戶的硬盤上,直到保證PPIO網絡的的副本數是足夠的。
2. 超快傳輸速度。NextDrive能夠實現和Bittorrent一樣的超快傳輸速度。不論你在哪,在傢,在公司,在外面,當你要使用你的文件的時候,都能夠高速地下載和上傳。
從技術看,NextDrive是采用瞭PPIO的P2P傳輸技術。如果把傳輸帶寬想象成高速公路的話,數據就是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汽車所載的貨物。
傳統的中心化存儲是數據直接從數據中心傳輸,即是所有貨物都裝載在同一車站的貨車裡,從同一車站出發,統一線路行駛。數以千億計的車輛在同一軌道上行駛難免會堵車,影響傳輸速度。並且如果車站離你越遠的話你得到貨物所需時間越長。
而P2P技術是把所有的數據分在在瞭不同的存儲設備上,所以貨物也就是傳輸的數據其實是從不同的車站出發,減少瞭堵車的幾率。
更重要的是,P2P技術解決瞭遠距離傳輸的減速問題。
還是拿高速公路和貨車做比喻,出發車站離目的地越遠時,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貨物到達目的地的時間會變長。
放到數據傳輸上,若數據中心距離用戶越遠,用戶的數據傳輸速度越慢。
而P2P算法中,車站會有很多,我們選擇你的數據直接存放在附近的車站上,並且NextDrive采用的PPIO算法可以調度和你速度最快的數據的存儲節點,從而讓你享受到最快的傳輸速度,就像這張圖。
你可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NextDrive把數據備份在別人的硬盤上,會不會有更嚴重你的泄漏問題?
不會的,因為NextDrive是將用戶數據首先在本地自己的密鑰加密後切割成數份碎片,然後將不同的碎片並存儲在分散的不同硬盤上。
隻有用戶自己的硬盤會存儲所有的碎片,別人的每塊硬盤隻會幫你存儲很小一部分加密後的碎片,而且密鑰隻有你自己知道,別人拿到這些碎片什麼都做不瞭,很像比特幣的錢包機制。
有好多辦法,開啟你的閑置PC機,你的閑置筆記本電腦,在機頂盒或者路由上的一塊USB硬盤. 你也可以購買NextDrive團隊後續推出的一款傢庭專用硬件pBox,來使用NetDrive的服務。隻要你保持他們在線,您就有能持續享受NextDrive服務。
我很喜歡NextDrive的這個想法,因為社區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重要一環,而在NextDrive的系統上每個用戶都可以通過幫助其他人獲得相同的結果,免費享受更快速的雲盤服務。這實際上是形成瞭一個互惠互利的共享社區。
最後做一下對比:
這是我們PPIO的合作夥伴NextDrive團隊在PPIO的網絡平臺上開發中的一款應用。
請問,這麼好的服務,您會不用嗎?
PPIO
文章作者:Wayne Wong
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有關於區塊鏈學習的交流,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聯系我:
加我微信,註意備註: 區塊鏈
wechat:omnigeeker
github: omnigeeker (Wayne Wong)